大家都知道做肌力訓練好處多多,但你真的知道要怎麼做肌力訓練,效果才會最好嗎?今天就針對Curves的肌力訓練,告訴你怎麼做Curves的訓練才會最有效。

有效的肌力訓練–掌握黃金4原則-FITT

F:Frequency頻率(每週做肌力訓練的次數):

每週最好做2~3次的肌力訓練,如果一週做一次,你只能維持肌力但不足以增加肌肉。而且,每一次肌力訓練完後,最好有1~2天的休息。例如,你禮拜一做了全身的肌力訓練,最好等禮拜三再做一樣的訓練。如果你因為個人因素或喜好想要每天都來Curves運動,我建議你第二天可以輕鬆一點做。例如禮拜一用100%的全力訓練,禮拜二用60%~70%的力量做,禮拜三再用100%全力做。

I:Intensity強度(訓練的重量或強度):

剛開始做Curves訓練,你可能得花較長的時間做嘗試,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身體的運動強度。最有效的肌力訓練強度,應該是你要感覺「力竭」,也就是運動2圈後肌肉會感到疲乏。舉例來說,當你在做「肩上推拉機」時,你必須在30秒內做到「再也無法多做一下了!」的感覺。在2圈快結束時,你已經沒有力氣再多做了,你今天的肌力訓練才有達到效果。那代表你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做,速度越快,重量越重,你的肌肉就能獲得越多刺激,訓練效果才會出現。

T:Time時間(該做幾組循環,做多久):

在Curves運動,你不用費神去想每個動作要做幾下,做幾組。你只要站上其中一台器材,跟著音樂指令努力做完30秒,順時針完成2圈,你全身上下的大肌肉就都訓練到了。但,重點還是在你鍛鍊之後是否感到體力疲乏。另外,每個動作之間的休息是很重要的,不管是拉筋骨或是喝杯水也好。足夠的休息,讓你在每一台器材都能發揮百分之百的全力,這樣子你整體的肌力和肌耐力會變得更好。有些同學喜歡在休息踏板上「蹦蹦跳跳」,覺得這漾才有流汗運動的感覺。但事實是,你在踏板上浪費越多力,你在器材上能用的力氣就越少,肌力訓練的效果也越差(你在踏板上跳的很high,只做到有氧運動而已,很喘但肌肉一點也沒練到)

T:Type 訓練類型(什麼運動稱得上是肌力訓練):

肌力訓練的重點是鍛鍊每個主要大肌肉群,包含:手臂、肩膀、胸部、背部、軀幹、臀部及腿部。記得鍛鍊肌肉要顧及相對肌群,也就是你練了前面的肌肉就要練背後的,下半身練了,上半身也要練。很多女生只顧著練在意的部位,只練大腿內外側、腰腹部或是臀部,以為這樣可以身材更好更結實,但這可能會威脅到身體平衡感或是造成運動傷害及疼痛,甚至可能看起比例不協調(下半身練得很結實,但上半身乾乾扁扁沒肌肉,真的很怪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rves林口長庚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